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微重力细胞培养仪-苏州赛吉生物

微重力细胞培养仪-苏州赛吉生物

更新时间:2025-08-21点击次数:48

前言: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重力作为一种持续存在的物理信号,深刻影响着细胞的形态、增殖、分化及功能表达。传统的常规重力培养环境难以模拟某些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细胞行为,而微重力细胞培养仪的出现,为突破这一限制提供了可能。苏州赛吉生物研发的微重力细胞培养仪,通过精准模拟低重力环境,为科研单位和高校研究人员揭示重力敏感型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开辟了新路径。

微重力细胞培养仪-苏州赛吉生物

苏州赛吉生物-微重力细胞培养仪


设备原理:

苏州赛吉生物微重力细胞培养仪的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动态重力矢量调控,实现接近太空微重力条件的细胞培养环境。其采用双轴旋转培养系统,使细胞培养容器同时围绕两个互相垂直的旋转轴做匀速运动,从而让培养体系中的细胞处于重力矢量持续平均化的状态。
在这一运动模式下,细胞所受的有效重力加速度可稳定控制在 10⁻³g 至 1g 的范围(1g 为地球重力加速度)。通过调节旋转速度(5-60rpm),能精准调控重力水平,满足不同细胞类型对微重力环境的需求。例如,模拟 10⁻²g 的环境可用于研究悬浮生长的肿瘤细胞行为,而 10⁻³g 的环境更适合模拟太空条件下的细胞响应。
同时,设备集成了完善的环境参数控制模块,包括温度(37℃±0.1℃)、CO₂浓度(5%±0.1%)和相对湿度(95%±3%),确保微重力模拟过程中,细胞能处于适宜的理化环境中,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特点介绍:

(一)高精度重力控制,保障实验重复性

设备的双轴旋转系统配备高精度编码器和伺服电机,旋转速度控制精度可达 ±1rpm,确保重力加速度的波动范围≤±0.01g。这种稳定性使得不同批次、不同时间的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例如对同一肿瘤细胞系进行微重力培养,其球体形成率的变异系数可控制在 8% 以内,满足科研实验对重复性的严苛要求。

(二)多模式培养兼容,适配多样化需求

支持悬浮培养、微载体培养等多种模式,可容纳 6 孔板、24 孔板、T25 培养瓶等常用容器,最大样本容量达 500ml。针对特殊研究需求,还可定制专用培养组件,如用于单细胞追踪的微流控芯片适配模块,或用于长期培养的自动换液装置,提升设备的应用灵活性。

(三)智能化操作与监测,简化实验流程

配备 7 英寸高清触控屏,内置 10 组常用实验程序(如 “24 小时 10⁻²g 微重力培养"“48 小时 1g-10⁻³g 梯度重力培养"),支持参数一键调用与自定义编辑。系统自动记录培养过程中的重力值、温度、转速等关键参数,数据可通过 USB 导出或联网上传,便于实验过程追溯与数据分析。

(四)无菌设计,降低污染风险

培养舱采用 316L 不锈钢材质,表面经电解抛光处理(粗糙度 Ra≤0.8μm),减少微生物附着;配备高效 HEPA 过滤器(过滤效率≥99.99%@0.3μm),持续净化舱内空气;支持 121℃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组件)和紫外线灭菌(舱内环境),确保培养体系的无菌状态,尤其适合干细胞、原代细胞等敏感细胞类型的培养。

应用领域:

(一)肿瘤细胞生物学研究

在微重力环境下,肿瘤细胞会形成与体内肿瘤组织相似的三维球形聚集体,重现肿瘤的异质性、血管生成潜力及耐药表型。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培养肺癌细胞球发现,其对紫杉醇的耐药率较二维培养提高 2.3 倍,且球体内缺氧区域的分布与临床肿瘤切片高度一致,为研究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及耐药靶点筛选提供了理想模型。

(二)航天医学细胞水平研究

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可研究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时的细胞生理变化。例如,用该设备培养成骨细胞,观察到微重力(10⁻³g)会导致成骨相关基因 RUNX2 表达下调 40%,破骨细胞激活因子 RANKL 分泌增加 2 倍,这些数据与空间站实验结果吻合,为解析太空骨流失机制、开发防护药物提供了地面预实验依据。

(三)干细胞分化调控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分化潜能与二维培养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10⁻¹g 微重力培养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Ⅱ 型胶原蛋白表达量较常规培养提高 3.5 倍,且形成的软骨组织基质分布更均匀,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定向诱导提供了新方法。

(四)药物筛选与毒性评估

基于微重力三维细胞模型的药物筛选,能更准确预测药物的体内疗效与毒性。某团队利用该设备构建的肝类器官模型,在评估药物对 CYP450 酶活性的影响时,其结果与动物实验的一致性较二维肝细胞模型提升 28%,大幅降低了药物开发的临床前风险。

竞争优势:

(一)重力模拟高精度,满足科研需求

相比同类产品 ±0.05g 的重力控制精度,该设备 ±0.01g 的精度能更精准地捕捉细胞对细微重力变化的响应,尤其适合重力敏感型细胞(如内耳毛细胞、平衡石细胞)的机制研究。

(二)本土化服务响应迅速,降低科研中断风险

苏州赛吉生物提供 2 年整机质保,配备专业技术团队,支持上门安装调试、操作培训及实验方案优化。设备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传感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故障维修响应时间≤24 小时,最大限度减少设备 downtime 对科研进度的影响。

(三)性价比突出,适配多元科研预算

与进口微重力培养设备相比,该设备价格降低 40%-60%,且能耗仅为同类产品的 60%(待机功率≤50W)。针对高校实验室,还可提供 “基础款 - 进阶款 - 定制款" 的梯度配置选择,在满足研究需求的同时,降低初期投入压力。

(四)持续技术迭代,紧跟研究前沿

基于用户反馈,设备已迭代至第三代,新增低氧环境控制(1%-21% O₂)和实时成像接口(适配共聚焦显微镜),可同步监测微重力下细胞的动态变化。研发团队还在开发 AI 辅助分析模块,实现细胞形态、增殖速率等参数的自动识别,进一步提升研究效率。
苏州赛吉生物微重力细胞培养仪通过精准的重力调控、完善的环境控制及丰富的功能设计,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探索细胞重力响应机制的可靠工具。无论是解析肿瘤微环境、研究太空生理变化,还是优化干细胞分化方案,该设备都能助力科研团队获得更接近体内真实状态的实验数据,推动细胞生物学研究从现象观察向机制解析、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深入发展。